

新冠疫情對國際房建工程業務的影響和相關建議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
- 發布時間:2020-07-17 14:18
【概要描述】2020中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發展論壇以“危中尋機——后疫情時代中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發展趨勢展望”為主題,聚集業界精英,深入研討后疫情時代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發展的趨勢,以及當前形勢下,如何有效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困難問題,共同探尋后疫情時代如何繼續推動實現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 承包商會房建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建國際執行總經理李吉勤就當前新冠疫情對國際房建工程業務的影響以及相關工作建議做了發
新冠疫情對國際房建工程業務的影響和相關建議
【概要描述】2020中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發展論壇以“危中尋機——后疫情時代中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發展趨勢展望”為主題,聚集業界精英,深入研討后疫情時代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發展的趨勢,以及當前形勢下,如何有效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困難問題,共同探尋后疫情時代如何繼續推動實現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 承包商會房建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建國際執行總經理李吉勤就當前新冠疫情對國際房建工程業務的影響以及相關工作建議做了發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
- 發布時間:2020-07-17 14:18
- 訪問量:
詳情
2020中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發展論壇以“危中尋機——后疫情時代中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發展趨勢展望”為主題,聚集業界精英,深入研討后疫情時代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發展的趨勢,以及當前形勢下,如何有效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困難問題,共同探尋后疫情時代如何繼續推動實現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
承包商會房建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建國際執行總經理李吉勤就當前新冠疫情對國際房建工程業務的影響以及相關工作建議做了發言。
國際工程承包市場房建業務發展特點
房建是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的重要領域之一,國際工程承包市場房建業務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業務規模較為穩定。據統計,近10年來,房建業務新簽合同額和完成營業額在我國對外承包工程中的占比均在20%左右,是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發展的重要支撐。2019年,中國企業在境外房建領域新簽合同額464.3億美元,業務占比17.8%,次于交通基礎設施和電力工程位居第三位;完成營業額353.6億美元,業務占比為20.4%,次于交通基礎設施位居第二位。
二是市場分布較為集中。房建業務主要集中在亞非市場,中國企業對外承包工程中,亞洲市場房建業務占比近60%,非洲市場占比約30%,歐美、大洋洲、拉丁美洲等市場合計占比僅有10%。
三是項目類型較為多元。房建業務涉及住宅、商場、體育設施、衛生保健機構、宗教和文化設施、政府辦公設施、教育設施、游樂場所和主題公園、物流倉儲、監獄、酒店、旅館和會展中心等多個細分領域,業主相對多元,呈點狀分布。無論是超過1億美元項目簽約個數,還是簽約項目平均規模都遠低于交通基礎設施和電力項目。
四是業務模式較為單一。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在境外開展房建業務通常為總承包和施工承包方式,投建營一體化模式項目較少。
國際工程承包市場房建業務的需求趨勢
當前國際工程承包市場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不確定性增加,市場競爭加劇,但隨著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以及改善民生剛性要求,國際工程承包市場房建業務仍存在較大需求。
一是由國家政府主導投資建設大型房建群體項目日益增多。近年來,部分國家提出新城建設計劃,如中國建筑正在參建的赤道幾內亞歐亞拉新城、埃及新行政首都,同行企業參建或新中標的印尼美加達新城、緬甸曼德勒產業新城、孟加拉普巴喬新城和達卡南部新城、沙特Neon新城等。此外,有些國家提出工業園區和經濟特區建設,也將帶來大規模的工業建筑和規模性房建項目建設需求,如斯里蘭卡規劃建設科倫坡港口城以及漢班托塔港臨港物流園區及工業園區、孟加拉政府規劃建設100處經濟特區、塞內加爾規劃建設多個工業園區等。
這類項目通常由政府主導投資,規劃周期長,建設規模大,業態范圍廣,包含大量的辦公、商業、住宅建設以及配套的基礎設施和市政工程等,需要為業主提供從規劃、設計、融資、建設、運營全產業鏈服務,對于承包商綜合實施能力要求較高。
二是所在國家為改善民生持續推出保障性住房計劃持續增長。很多國家為滿足城鎮化發展、居住改善的需求,批量推出保障性住房計劃,規模從幾千套到幾萬套甚至幾十萬套不等。近年來,中國建筑在新加坡累計建造了4萬多套政府保障性組屋,在阿爾及利亞建造了超過10萬套社會性住房項目,在馬爾代夫建造了7000套保障房項目;同行企業也在積極參與相關國家的保障房建設,如在科特迪瓦、加納分別簽約5萬套和2萬套保障房項目,合同額分別達40億美元、10億美元。此外,斯里蘭卡提出多個方案促進社會保障房建設,以應對每年10萬套的住房需求;伊拉克重建需求規模巨大,計劃2018-2022年在全國各?。ǔ龓靺^外)完成70萬套住房項目,并以快速拼裝技術完成10萬套保障房項目;肯尼亞政府將保障性住房建設作為四大施政目標之一,承諾建造50萬套保障性住房;埃塞俄比亞計劃繼續大規模建設經濟適用住房,減少城市貧民窟;加蓬計劃至2025年建設20萬套住房和多個居住、商業、教育、綠地、休閑功能齊全的街區;塞內加爾提出升級改造現有棚戶區,計劃在2019-2023年期間建設10萬套經濟適用房項目;阿根廷政府計劃新建12萬套住房,并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南部七個區推動城市改造項目。
保障房項目通??傮w建設規模較大,建設標準不高,由于牽涉土地所有、商業模式等制約因素推進相對緩慢,但作為當地政府最為關注的民生項目和政績工程,長遠來看將保持較強的建設需求。
三是城市化發展所帶來的商業地產等市場機遇不斷涌現。東南亞、南亞和非洲部分國家的城市化發展進程進入提速階段,商用建筑和房地產項目建設計劃越來越多。在東南亞地區,伴隨外資的大量涌入,柬埔寨、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熱;馬來西亞政府近幾年批準第二家園計劃,推動外來投資帶動當地地產開發業務。在南亞地區,斯里蘭卡政府積極推動促進旅游業發展,帶動了旅游度假、酒店行業的投資建設,同時科倫坡辦公樓市場需求較大,有較大發展前景和空間;孟加拉政府積極推動旅游業發展,倡導社會資本參與景區開發與建設。在非洲地區,部分國家商用建筑發展需求較大,如肯尼亞房地產產業快速發展,計劃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及工業化發展帶來的經濟推動作用,大力開發蒙內鐵路沿線地區特色房地產市場;科特迪瓦房建市場不斷增長,特別是商業和旅游業的發展帶動酒店及商業中心的需求增大。這類項目一般需要承包商參與投資或提供部分資金支持。
新冠疫情對國際工程承包市場房建業務的影響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各國經濟陷入“大封鎖”狀態,引發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全球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其影響可能將長期持續。
一是復蘇周期長。在目前疫情持續發展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超過75%的國家迫于經濟停滯的壓力正在重新啟動經濟,一些國家已開始緩慢復蘇。但復蘇程度存在不確定,對各行業和國家的影響也不均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6月24日最新預計2020年全球產出將收縮4.9%,預計2021年增長率為5.4%。
二是促使產業鏈回歸和產業鏈完善。疫情的發展給實體經濟帶來嚴重打擊,逆全球化思潮再次高漲,全球范圍內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將會重新布局。各國在世界范圍內的產業布局不會太集中,盡量把產業鏈分布在不同國家;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事關生命健康安全的產業將會回歸;發展中國家也會迎來一輪產業鏈和供應鏈完善或擴增的發展。
盡管有疫情影響,房建業務的剛性需求和發展趨勢依然存在,但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一是經營環境生變。新冠疫情帶來地緣政治的巨大變化,個別國家政客欲借疫情污名化中國,以轉移公眾視線,掩蓋自身工作不力,對中國企業所處市場環境造成較大負面影響,企業將面臨更加復雜的經營環境。
二是融資環境惡化。疫情影響和大宗物資價格持續低迷雙重疊加,導致部分發展中國家財政收入銳減、公共債務和赤字大幅升高。盡管G20提出了緩債倡議,中國政府也積極響應考慮減緩部分國家主權債務,但這些舉措很難從根本上改善這些國家的財政狀況,無論是主權債務項下的融資和商業融資都會出現困難。
三是利潤空間被壓縮。伴隨疫情防控常態化,工程承包企業面臨項目執行額外成本增加,工期延長等問題;由于各國加強疫情防控措施,關閉邊境、撤銷簽證、削減航班,人員流動受阻,物流運輸不暢;考慮宏觀經濟不景氣和項目經濟可行性的影響,業主違約風險上升,企業可能面臨業主違約所導致的更大損失。
另一方面,國際承包市場房建業務危中有機,在嚴峻挑戰之下,也面臨著潛在發展機遇。
一是推動房建業務需求轉型。發展中國家基于對改善民生、優化投資環境、拉動經濟發展,以及應對公共衛生危機多方面考慮,或將優先完善醫療與康保設施,改善居住條件,更加注重環保產業和智慧城市建設,更加重視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如習近平主席今年6月17日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指出,中國愿同非洲國家共同拓展數字經濟、智慧城市、清潔能源、5G等新業態合作;中方將提前于年內開工建設非洲疾控中心總部,加快中非友好醫院建設和中非對口醫院合作,共同打造中非衛生健康共同體等。
二是加速產業生態體系調整。新冠疫情加速了建筑生態體系的破壞與重組,未來的建筑生態系統會更加向標準化、統一化和集成化發展,呈現工業化和規?;内厔?,如裝配式建筑帶來的建筑工業化、新材料集中化生產、數字化建設等。
三是中國產能“走出去”面臨新的機遇。對石油和大宗產品依賴度較高的國家可能會更加重視調整經濟結構和經濟多元化。由于國際產業鏈的局部調整,東南亞、非洲國家可能會加大工業建設和各類園區建設,這些都為中國產品和產業“走出去”提供了潛在的機遇,從而可能帶動相關房建業務發展。
相關工作建議
房建業務是對外承包工程的重要支撐,也是行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帶動就業和產能轉移的重要業務領域。房建業務的開展,可以顯著提升所在國民眾的獲得感,滿足國計民生需求,是設施連通、民心相通結合的重要載體。在疫情常態化的形勢下,房建業務更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給予重視和支持,相關企業則應抓住機遇提高房建業務質量。
政府支持方面。一是建議也將房建工程納入國際產能合作相關機制,從平臺搭建、融資支持等方面推動建筑材料行業產能更好地“走出去”;二是建議對企業在境外開展重大房建項目特別是新城建設、大規模保障房建設等的前期規劃、預可研等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推動建筑設計“走出去”;三是建議適當調整對外投資政策,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建筑企業放寬其在海外的投資限制,幫助企業抓住業務機遇、優化業務和市場結構,推動地產開發業務“走出去”。
企業發展方面。一是充分做好市場調研,對房建領域市場需求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研判,選擇與自身核心優勢相匹配的細分市場、細分領域開展業務;二是通過提升管理水平、加強屬地化運營、降低項目履約成本,實現所在國經濟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增強資源整合能力,為大型群體性房建項目從規劃-設計-融資-建設-運營提供全產業鏈服務。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下一個:
水利工程怎樣抵御洪水守護家園
下一個:
水利工程怎樣抵御洪水守護家園
重慶中尊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渝ICP備20009368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重慶